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,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,果冻传媒一区二区天美传媒,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

白塔寺遺址

白塔寺遺址,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里白塔村,海拔1500米。白塔寺為元代忽必烈(1260年-1295年)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法王赴涼州會談西藏統(tǒng)一、并達成協(xié)議的居所。

白塔寺遺址,于2001年6月25日,國務(wù)院以國發(fā)〔2001〕25號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
批準單位
國務(wù)院

批準時間
2001年6月25日

級別批次
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編號
125


分類號
125

時代
元代

所在地區(qū)
甘肅省武威市

地理位置
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里白塔村

海拔
1500米

目錄
1地理位置
2布局調(diào)整
3交通路況
4旅游小貼士
折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
白塔寺遺址,位于武威市武南鎮(zhèn)白塔村劉家臺莊, 始建于西夏以前,元、明、清重修、續(xù)建。是藏傳佛教寺院遺址,是西藏喇嘛教名僧薩班的圓寂之處,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團結(jié)的象征。1998年調(diào)查并試掘,1999年對塔基作全面發(fā)掘,并試掘部分殿基,發(fā)掘面積共計1527平方米。

1239年,元太宗窩闊臺的皇子闊端駐涼州,為西涼王。其久攻西藏不克,故邀西藏喇嘛教薩迦派四祖薩迦·班智達來涼和談。1247年,薩班作為西藏代表與闊端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"涼州和談"。至此,西藏歸順于元,使西藏結(jié)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,正式納入祖國版圖。

折疊編輯本段布局調(diào)整
薩班居涼州白塔寺,并將其改建為藏傳佛教寺院,使之成為涼州四寺之首,名"東部幻化寺"。薩班圓寂后,闊端為其在寺內(nèi)建靈骨塔一座,俗稱白塔,寺因塔名,稱"白塔寺"。薩迦派五祖八思巴續(xù)建。元末,毀于兵燹。明、清重修。

原寺院有佛城、靈骨塔及塔院、塔林等建筑。大多毀于1927年地震和"文革"期間?,F(xiàn)僅存白塔塔基、殿基、幾座小型墓塔、薩班銅像等。其中,塔基為土心磚表結(jié)構(gòu),土心呈十字折角形,殘高5.1米,外部磚飾為明代重修?;掠袃蓪臃叫闻_基,黃土夯筑,邊長26.75米。歷年寺院遺址及白塔內(nèi)出土有陶器、瓷器、錢幣、藏文和漢文寫經(jīng)、泥塔婆等遺物。另存有明碑兩通及清碑一通。

折疊編輯本段交通路況
甘肅武威涼州白塔交通白塔寺離市區(qū)較遠,最好自駕車,或者坐去蘭州的長途客車也可以,但是不能走高速,只能是走312國道的。我是由蘭州方向去的,從高速下來,右轉(zhuǎn)彎調(diào)頭走312國道,大概行駛了15公里,左轉(zhuǎn)彎有一條筆直開闊的大路,前行兩公里就是白塔寺的大門了。從312國道上可以看見,如果坐長途車可以叫司機師傅停車。

美食:可以去武威市區(qū)里的北關(guān)小吃市場吃"三套車"--喝福茶、品臘汁肉、吃行面。

念珠藻科念珠藻屬的一種食用藻。因貼地生長,故稱地皮或地軟。茶褐色,片狀。主產(chǎn)于貴德、海東、西寧和門源。生于海拔1800-2800米的干草原及荒漠化草原。資源量1500噸。

耐干旱,干至手搓即碎,得水又能生長;耐寒冷,在-30℃仍能生存。傳統(tǒng)副食品,民間采食已久,吃法頗多,可炒、燴、燉,亦可做餡,其味皆佳。

折疊編輯本段旅游小貼士
白塔寺在藏語中稱戛珠巴第寺,意即東部幻化寺,與金塔寺、蓮花寺、海藏寺同稱"涼州四部寺",是元代駐扎在涼州的闊端太子為西藏著名的佛教領(lǐng)袖薩迦班智達·貢嘎堅贊(薩班)而建。
  • 首頁
  • 服務(wù)項目
  • 電話
  • 關(guān)于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