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,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,果冻传媒一区二区天美传媒,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

后洼遺址

后洼遺址位于遼寧省東港市馬家店鎮(zhèn)三家子村后洼東臺地上,南距黃海16公里。

后洼遺址于1981年文物普查時被發(fā)現(xiàn),后洼遺址是遼東地區(qū)已發(fā)現(xiàn)的新石器時代較早的遺址,也是黃海沿岸的一處具有代表性的遺址。

1988年12月20日,后洼遺址被遼寧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,2013年5月,后洼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基本信息
中文名稱
后洼遺址

所處地區(qū)
遼寧省東港市馬家店鎮(zhèn)三家子村

所屬時代
新石器時代

占地面積
15000平方米


保護級別
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批準單位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

編號
7-0081-1-081

目錄
1歷史沿革
2遺址特點
3文物遺存
4研究價值
5保護措施
6旅游信息
折疊編輯本段歷史沿革
后洼遺址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馬家店鎮(zhèn)三家子村后洼東臺地上,后洼遺址于1981年文物普查時被發(fā)現(xiàn)。

1983至1989年,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對其進行了4次發(fā)掘。 其中1983年春、秋,遼寧省博物館、丹東市文化局、東溝縣文化局對后洼遺址進行了挖掘,發(fā)掘面積462平方米。

折疊編輯本段遺址特點
根據(jù)地層及出土遺物的差異分為兩組,分別命名為后洼下層文化和后洼上層文化。下層文化以飾壓印之字紋的筒形陶罐為主要特征。上層文化以飾刻劃紋筒形罐為主要特征。

下層房址分布密集,發(fā)現(xiàn)半地穴房址31座,有相互疊壓現(xiàn)象,一般方形大房址周圍都分布有圓形小房址。第24號房址平面為圓角方形,南北長8.3米、東西寬7.3米、墻壁殘高0.45米,周壁有柱洞和二層臺。門道向東,內側有一石砌灶址,紅燒土和燒灰厚達15厘米。

折疊編輯本段文物遺存
在后洼遺址發(fā)現(xiàn)房址43座、灰坑20個、復原陶器393件,出土生產工具1668件、雕塑藝術品90件。

后洼遺址中出土大量石器和陶器,生活用具有陶罐、壺、碗、盤、杯等,下層陶器陶質中含有滑石成分,筒形罐壓印席紋和之字紋。生產工具中的農業(yè)工具有石斧、鋤、鎬、刀、磨盤、磨棒等,漁獵工具的石、陶網墜以及狩獵用的石矛、鏃、刮削器等。尤其是出土了較多石雕和陶塑人像、動物像,小巧,多圓雕,如人頭像、半身像以及虎、豬、鷹、鳥、魚、蟬等形像。

后洼遺址還出土了六件陶塑人頭像,其中一件為一面男頭像、一面女頭像的兩面人頭像。

折疊編輯本段研究價值
后洼遺址是遼東地區(qū)已發(fā)現(xiàn)的新石器時代較早的遺址,也是黃海沿岸的一處具有代表性的遺址。發(fā)現(xiàn)對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區(qū)與發(fā)展序列、原始社會形態(tài)、雕塑藝術、古地理、古氣候及遼東、山東以及朝鮮半島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。

出土的用滑石雕刻的和用陶塑成的人和人頭像,以及用蛇紋石和滑石雕刻的豬、魚、鳥、昆蟲等動物像,均為原始藝術珍品,對研究中國早期雕塑史、原始宗教和民族風俗等都有重要價值。

出土的陶塑人頭像反映了原始社會祖先崇拜的觀念。此次出土的石雕、陶塑藝術品中國國內發(fā)現(xiàn)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最早的和最豐富的原始圖騰和人形陶像,對研究中國原始圖騰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。

折疊編輯本段保護措施
1988年12月20日,后洼遺址被遼寧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。

2013年5月,后洼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折疊編輯本段旅游信息
后洼遺址位于遼寧省東港市馬家店鎮(zhèn)三家子村后洼東臺地上。
  • 首頁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電話
  • 關于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