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市遺址
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時間:2020/08/24
皂市遺址位于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鄉(xiāng)石坪村,面積達7萬平方米 ,是1959年發(fā)現(xiàn)的 。文化層厚1-2米不等。遺址分布區(qū)的東、西兩頭包含有新石器時代、商、東周三個時期的文化堆積,商文化層堆積較厚,遺物較豐富,個別探方有商周之際的文化遺存 。遺存有大量的石器、陶器、動物骨骼,反映出狩獵在經(jīng)濟生活中有很大的成份。
該遺址的發(fā)掘,是湖南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重要成果,對洞庭湖區(qū)原始文化分為:大溪文化--屈家?guī)X文化--長江中下游龍山文化三個階段有重大突破,該遺存還早于大溪文化。皂市下層文化遺存的發(fā)掘,把洞庭湖區(qū)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推溯到7000年以前。
198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。2013年5月,被國務(wù)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稱
皂市遺址
所在地區(qū)
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
時代
新石器時代至商、周
級別批次
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批準單位
國務(wù)院
批準文號
國發(fā)(2013)13號
編號
7-0365-1-365
地理位置
皂市鄉(xiāng)石坪村
文物遺存
皂市遺址由湖南省博物館于1977、1981年兩次主持發(fā)掘,出土了大批石器:石斧、石石奔、石石族、石核、石片、刮削器、尖狀器、砍砸器等,以及大批陶器:即釜、罐、缽、盤、器座、支墊等,其陶器的制法、器形、紋飾均顯示原始性。遺存中有大量的野豬、野牛、鹿等10多種動物骨骼,反映出狩獵在經(jīng)濟生活中有很大的成份。
該遺址的發(fā)掘,是湖南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重要成果,對洞庭湖區(qū)原始文化分為:大溪文化--屈家?guī)X文化--長江中下游龍山文化三個階段有重大突破,該遺存還早于大溪文化。皂市下層文化遺存的發(fā)掘,把洞庭湖區(qū)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推溯到7000年以前。
198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。2013年5月,被國務(wù)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稱
皂市遺址
所在地區(qū)
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
時代
新石器時代至商、周
級別批次
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批準單位
國務(wù)院
批準文號
國發(fā)(2013)13號
編號
7-0365-1-365
地理位置
皂市鄉(xiāng)石坪村
文物遺存
皂市遺址由湖南省博物館于1977、1981年兩次主持發(fā)掘,出土了大批石器:石斧、石石奔、石石族、石核、石片、刮削器、尖狀器、砍砸器等,以及大批陶器:即釜、罐、缽、盤、器座、支墊等,其陶器的制法、器形、紋飾均顯示原始性。遺存中有大量的野豬、野牛、鹿等10多種動物骨骼,反映出狩獵在經(jīng)濟生活中有很大的成份。
上一篇:鄴城遺址
下一篇:長平古戰(zhàn)場遺址